【聚焦两会】“超前”倡导乘地铁戴口罩!四年前,民进委员建议给地铁写份“卫生安全书”

2021-01-27

  四年前,民进会员、市政协委员鲍英菁和其他委员等22人联名递交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传染病防控管理的建议》,为上海轨道交通的卫生保障出谋划策,其中就提到了倡导乘客乘坐地铁时戴好口罩。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份提案的价值就更加凸显出来。事实上,这一年来,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乘地铁戴口罩已经成为常态。

  1月22日,这份提案获得了上海市政协2020年优秀提案特别奖,并被评价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对身边事的敏感,给提案注入百姓关切

  做了近十年市政协委员的鲍英菁,基本上每年都要提交一份精心打磨的提案,内容则大多来自于对身边事的观察和对城市建设中细节的捕捉,这也使她“炼”成了“敏感的神经”。《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传染病防控管理的建议》也是出于这份敏感。

  时间回到2016年初冬,由于天气转换,许多人身体出现不适。鲍英菁在一次下班回家乘坐地铁时,身旁的乘客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几乎可以清楚地看到飞沫喷出。“在人多、封闭的车厢内,如果没有防范措施,那么,细菌、病毒很容易扩散,会影响更多人的健康。这看上去是一件小事,却有可能给公共卫生带来困扰。”

  地铁管理方面,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份“卫生安全书”?在翻阅了各类资料并咨询相关专家后,鲍英菁发现,国内外都没有针对轨道交通环境卫生的监测评价管理标准,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可以说,在当时,鲍英菁的想法有些“超前”。

  深耕教育与卫生领域的她,在3个月内又成了一名“轨交通”,先后和疾控专家、申通地铁专家展开专题讨论。“乘客如何配合轨道交通管理做好个人卫生”“地铁内通风设施配备标准是什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逐渐补全了上海地铁卫生保障的“拼图”。彼时,她发现,上海轨道交通环境卫生的真实情况难以判定,也缺少专业消毒技能与突发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紧张的运维时间还给地铁车辆清洁工作增加了难度。

  后来,她还专门前往上海地铁总控室,看着显示地铁运行状况的屏幕与展现人流量的红点瞬间变化,她下定决心,要把这份汇集着千千万万老百姓关切的提案做好。

  在2017年上海两会开幕前,鲍英菁将一些调研成果与思考分享到委员微信群中,没想到吸引了大量关注,许多委员还积极献策。经过反复修改,她提交了这份“头脑风暴”的成果。相较于以往集中于轨道交通延时运营、文化赋能等层面的提案,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视角无疑令人眼前一亮。

  应对新形势,公共卫生“触角”能伸得更远

  提案递交后,鲍英菁便迅速收到了反馈。尽管当时轨道交通及车站整体并未列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但市卫生健康委还是决定牵头制定一份“上海标准”。

  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健康委监督所、申通地铁集团等联合成立的标准编制项目组,通过查阅文件并分析主要健康风险问题,在实地调研中逐步确立代表性指标。经过两年打磨,项目组于2019年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卫生规范》,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包含卫生管理责任、设计卫生、运行管理、卫生质量、卫生检测5个方面要求。以卫生质量检测为例,《规范》对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施设备表面提出三大类22项卫生指标。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由于有了《规范》,上海地铁的卫生管理因而有了“行动指南”,从而“抢先一步”稳住了全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环境卫生安全。“这是全国首个地铁卫生标准,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上海范本’。”2017年至今,鲍英菁一直默默关注着后续进展。用时两年完成《规范》制定并实施,在她看来已是十分高效,更体现了这座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水平。

  如今再回顾这份提案,鲍英菁感到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建议都已经落实。譬如:针对预案体系的缺少,地铁运营方推出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专项预案》,从而为现场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提供了支持。同时,上海也通过探索形成环境保障设备应用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在地铁中逐步增加了个人安全防护、环境卫生及传染病防控等宣传栏,倡导传染病高发时期乘客自觉佩戴口罩,让崇尚健康的意识深入人心。

  上海经历过甲肝、非典、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鲍英菁深刻体会到“跨前一步”防范的重要性,她表示:“只有将传染病危害降低到最小,才能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安全环境。”目前,上海疫情防控仍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挑战,这也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给公共卫生加上一把“安全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