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本市公卫疾控应急机制的建议

2021-01-22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是一次有价值的考验。本市传统的公卫疾控机制与城市治理体系结合,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也发现了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机制中的若干短板。

  本课题组实地调研了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一线医疗机构,向339名医护人员和353名居民作了问卷调查,在瑞金医院与相关专家进行专题座谈。旨在深入了解本市公共卫生网络应急机制的成长难点,探索完善公共卫生网络应急机制的路径。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

  1.公共卫生体系缺乏应对突发大规模疫情的基础准备

  本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有近70年的历史,也在历次疫情和日常生活中很好地发挥了应有的效用。但面对有可能大规模扩散的未知病因疫情,在应急管理机制领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疾控体系与应急机制不健全,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总量有限,队伍组织与结构上不够完善,众多医务人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缺乏系统知识,对应急预案不够熟悉等。

  2.公卫理论的应用研究欠缺,感染性疾病医护机制不足

  面对大规模疫情突袭的应对中发现,由卫生和疾控部门牵头,社会管理各部门协同的监测、协调、处置等城市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空白点较多,更多依靠基层社区的强力行政管控,暴露了城市公共卫生理论的应用性科研不足等三类问题。一是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的日常培养缺乏综合导向,紧急处置能力不足;二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感染病区的设施投入意识不强;三是各级医院在感染科及相关重症治疗的专业人才储备不够。

  3.公共卫生中心和医院感染科建设相对薄弱,公卫中心与各级医院的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

  城市卫生环境向好和传染性病相对弱化的大环境,淡化了社会的公卫危机意识,公卫中心与医院感染科无意识地边缘化,病源不足无意中导致专业发展受到制约,出现了设施投入有限、专科人员匮乏等问题。引发医护人员的规范性疫情应急防控培训显示整体性缺位,造成疫情的敏感性和应急处置能力有限。此外,公卫中心与各级医院的分工与协作领域,缺乏清晰的联动机制,医疗机构与其他城市组织更未构建起常态化的疫情对策机制。

  二、完善本市公卫应急机制的建议

  1.完善城市公卫工作体系,强化疾控应急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镇三级医院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体系,重点强化规模性突发疫情的应急反应机制,为此要梳理各级各类机构的职能,形成分工清晰、协作紧密的体系。建立各级医疗机构的疫情发现、上报等无缝隙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制定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的物资储备与管理规范,一旦出现规模性突发疫情时,高效应急工作机制能即时触发响应。

  2.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机制和人力资源建设

  开展系统调研以优化全市的医疗资源配置,关注传染性疾病及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和设施建设。一是要科学编制在疫情突发条件下出现病患激增状态时,全市各级医院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状态下不同医院的人员、物资应对举措;二是要建立通畅的疫情、包括不明原因病情信息的获取与反馈机制。在专业数字化平台上所有医疗机构均能实现即时信息通报与交流,并能从专业数据库中随时调取应急对策,防止行政程序等环节延误,导致疫情控制的时机失控;三是要强化感染科学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在管理政策上给予倾斜,覆盖范围既要要关注现有专家和医护人员,目前更要关注从专业招生到基层疾控人员布局的宏观设计,在较短的时间补好“短板”。

  3.定期组织不同层级的疫情防控处置社会演练

  上海是世界超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人口集中趋势继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处置需要有常态化安排,做到未雨绸缪。一是要在公众中普及相关知识,从最基层社会组织开始建构疫情防控常设机制;二是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组织不同层面的社会防控演练,保证专业人员常态参与,不仅是提供医学指导,更要通过各种演练发现各种隐患,随时完善管控机制,力争减少甚至消除死角。三是所有社会组织建设要设置预防传染病机制,相关人员都要把熟悉疾控基础流程,作为岗位职责的常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