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化落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建议

2021-01-22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自2014年正式在全国中小学展开,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为专项校园文化活动、讲座、班会、比赛等。五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入持续的瓶颈也开始显现。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瓶颈分析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已经饱和的教学时间发生碰撞,加上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等因素,优秀文化传承活动自然步入习惯路径,重知识传授、轻内涵体验的倾向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

  1.课程化趋势突出。古诗文教学中对意境内涵的领悟思考、简化为背诵、默写、填空;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本为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培育,简化为瞄得分点,背时间点;传统音乐美术的活动简化为一般绘画与唱歌练习,等等。

  2.行政支持力梯度减退是一种常态,到了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尤甚。首先是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类活动的推动意愿有限;其次是学校校长在饱和的课程体系中嵌入传统文化活动不易;最后是新增项目必须的资金保障得不到保证。

  3.“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创建迟缓,线上课程的资源整合与优化缺乏方向。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师资建设尚未系统稳定,社会师资队伍的断档与“失联”现象较为普遍。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发展建议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项目,当前需要的是不放弃,不懈怠,形成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良好心态,脚踏实地,逐项推进,让这一活动能够获得实质性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1.探索呈现传统文化之美的活动模式

  摆脱传统课堂教育的习惯思维,切实探索在校园中展示传统中华文化之美的活动模式,把研究重心放在传统文化之美的显示渠道,中小学生的接受方式等方面。相关内容在文化、艺美课程中自然触及,但更要有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的其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精华真正进入少儿内心世界。例如城市历史、传统艺术等展示场所与活动,都应该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合。为此,学校教师与行政主管、教学科研人员需要跟上社会潮流,祛除自我循环、闭门造车等惰性。

  2.加强行政支撑力度,形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带头沉下心来作深度发展研究,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做出改变,出台基础指导方案,帮助学校教师走出习惯课程模式。在活动评价领域要有耐心,长期观察探索与完善,丢弃套用文化课的打分评价模式,激发一线实践教师的创造性。

  “传统文化进校园”必须获得稳定的资金扶持。资金使用建议改变平均发放模式,而是向具体的实施项目倾斜。参与这一活动的学校及社会相关单位,如艺术场馆、戏曲剧团等,必须通过有效的资金利用纽带,才能让各种合作方式稳定、持久地延续和发展。

  3.探索社会资源整合,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稳定师资队伍。

  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活动长期持续的基础前提,建议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

  一是在师范教育院校,探索开设优秀历史文化传承领域的课程,让传统文化项目嵌入现有的各种专业课程,如传统书法、国画,民族戏曲、乐器等,都需要在师范教育中拓展出自己的空间。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业师资队伍,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获得稳定的立足点。

  二是社会文化资源的融合,各区教育、文化管理部门需要有效对接,让本地区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中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各项活动。主管部门需要因地制宜,以政府买单等形式,获得本地区文化、艺术团体的专业人员、特定场馆,服务于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完整的运作机制,为这一活动奠定社会环境保障。

  三是要适应当代信息社会提供的发展环境,探索建设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资源共享平台。具体中小学和所在地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相对有限。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的优长,让局部地区的优质师资力量等资源,通过数字化传播平台,让全市中小学得以共享。为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宏观设计,构建起可供所有学校参与、互动的“优秀文化进校园项目平台”,向所有学校展示出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