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本市河道疏浚泥土和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建议

2021-01-22

  底泥是城市发展、河湖污染累积和泥沙沉积的产物,同时也是河湖主要的内源污染和巨大的营养库。近3年河道大范围整治产生的疏浚泥土和和排水管道清掏产生的污泥(以下称二泥)处理处置方案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二泥产生自工业、生活管道排放、雨水引排管道清掏,若不及时清理易造成排水不畅,引发积水和污水冒溢,雨天放江污染河道。二泥来源渠道多、量大面广、成分复杂差异大,处理成本高、存在环境风险等因素在妥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方面短板逐渐凸显。

  上海以“水十条”为抓手,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据统计,上海每年产生河道疏浚泥土约2100万立方米,2018年9月《关于规划中小河道整治疏浚底泥消纳处置的指导意见》出台后,72.3%用于还田,25.4%还林。上海平均每年产生约22.4万吨通沟污泥。目前11个区已建成12座通沟污泥处理设施,80%经处理设施处理后分类处置利用;16%卫生填埋。

  一、面临的问题难点及挑战

  “二泥”归类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泥在原位和异位、脱水前后物化性质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将不同时空条件的泥统称为“疏浚泥土”和“通沟污泥”,对此还没有科学的界定,解决泥问题的路线和方案有待考量。

  河湖淤积底泥需重视源头减量。本市量大面广的中小河道末梢,有些岸坡裸露在外,有些被开垦用来种植农作物,下雨径流冲刷河道淤积周期变短。

  泥质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泥的物化性质复杂,目前的指导意见在对不同时空条件下二泥检测要求低(布点)、检测指标不充分(重金属、新兴污染物)

  还田还林泥库需开展风险评估。按照“土壤法”、“土十条”要求,对超标疏浚泥土还田还林未开展风险评估、健康影响评价就无法衡量对相应地块的污染程度,存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风险。

  统筹解决方案亟待建立。多个行业部门并行,主管部门间存在协作真空地带,数据信息化共享程度低,不能形成“一盘棋”。

  二、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制度引领,明确泥的概念细化分类

  在市级层面上,土壤环境保护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是相对独立管理体系。有必要建立“土壤”、“固废”、“危险废物”标准间的衔接,针对性制定分类鉴别指南,有效运用检测开展分类,指导下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减轻河道淤积减少疏浚频次末端减负减少生境损害

  建议依托河长制平台,结合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小流域,美丽乡村,海绵城市等工作,在分子上做减法,在分母上做加法,加大力度提高尤其是郊区中小河道、村沟宅河河道生态水平,岸坡生态性,重建岸坡水土保持功能。

  (三)推进较全面的要素指标检测 开展泥生命周期管理

  大力补齐各类泥的监测短板,推进基于质谱技术的非靶标污染物筛查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源辨识技术等研发。加强对泥的全流程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前置条件。

  (四)加大泥的处理处置技术支撑拓宽资源化利用渠道

  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完成上述工作建议后,分门别类回收资源、利用生物质、处理污染物,完善泥的综合性处理处置技术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有条件推动实施土地利用,逐步减少焚烧矿化比例。低碳绿色创新解决泥的问题,推动社会绿色发展。

  (五)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促进技术和管理变革

  细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努力做到精准治污;加强政府引导、条块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市场供给侧、社会参与的发展氛围,建立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统筹管理调配和联合监控平台,创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