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公共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

2021-01-22

  乡土文化,尤其是本地传承的历史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主要动力来源。但是在全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相对衰落严重,客观阻碍了乡村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也可能导致农村发展失去基础方向。在此背景下,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落实方式,寻求有效的操作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景观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文化领域的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文化特色不彰,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居民的家园感和责任感缺失等,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过于具象化。提及乡村文化,就直接联想到旧宅古树、名人轶事,等等。若当地缺少这类传统文化载体,就认为当地没有文化。对乡土习俗、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等,缺乏意识。

  二是乡村传统文化抢救操作的同质化趋势严重。当下对农村传统文化挖掘的指导思想局限于成果展示,缺乏本地文化延续发展的意识。狭窄的文化视野使传统文化抢救成为相互模仿拷贝,粗仿的“徽派建筑”遍布江南,批量化生产的木质或混凝土建筑构件在历史保护建筑中到处滥用,甚至蔓延到川滇地区。为了“美观整齐”,往往将具有特定意义或特殊功能的历史遗存当做异类拆除。这样的抢救活动,让众多乡村残存的特色文化气息愈加淡薄。

  三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重建筑设施投入,轻专业技能培育,用标准绩效表格考核乡土文化复兴成果。导致新建项目流于一般形式,输入性文化项目在配送时热热闹闹,但因村民参与程度极其有限,新建设施基本闲置,考核结束随即陷于废弃境地。

  四是文化建设目标过于功利化。首先是缺乏本土文化挖掘和培育的持久关注力,简单观察没有即时可用的经济开发资源,就直接认定为文化沙漠。其次是随性植入外来文化,没有与本地文化融合的观念,甚至直接用城市文化方式替代传统农村文化。新建文化设施大多沦为舞台道具,与农民的真实文化生活需求差距甚远。

  以文化内涵升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前行

  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魂在本土文化挖掘与升华。通过区域文化的阐发,让村民能够发现身边之美、家园之美、村史之美,了解自己生产生活中的特色文化内涵,并自觉地渗入本土新文化建设过程,才能有效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乡村文化内涵的获取与应用,需要持之以恒的踏实努力。具体建议为:

  1.注重乡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在所有重点村落对老人开展口述历史记录,梳理当地历史故事,重绘传统生活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村落文化资源数据库。让祖先的文化遗存世代传承,形成共同的本土文化维护意识。

  2.努力激发村民本土文化意识的苏醒。当代快速社会进程造成了大部分地区乡村文化的断裂。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要主动介入,注意推动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与村民一起搜寻与发掘被遗忘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帮助本土文化有效凝练,进而寻求适应当代生活的地方文化提升。

  3.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实体。乡土文化的挖掘、培育、利用和传承必须依托当地民众,鲜活的存在才是乡村文化的真实主体。让村民或村集体共同参与挖掘文化传承中最具特色的内容。然后通过政府的导引,社会资本的融入,探索适合现代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力之一。

  4.探索农村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激励机制。乡村文化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以服务当地村民为主体,以家园认同、责任感、自豪感为导向,理性发展新生产生活方式为目的。乡村文化复兴不需要统一的金科玉律,现有的单一绩效考核毫无意义。面对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要鼓励百花齐放的多元探索途径,为此要寻求能触发精神层面效用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推进文化复兴,也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