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大疫情过后全民心理问题的慰抚与调节的建议

2021-01-22

  2020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累计确诊病例87071例,累计境外输入病例427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国家卫健委, 2020)。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1日的统计数据,全球累计确诊超8147万,累计死亡病例近180多万。

  突发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公众的工作生活节奏受到严重干扰,生活经济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疫情的悄然延续,公众在持续的防疫要求压力下,也不同程度地会产生焦虑情绪,需要及时给予干预。有效帮助公众调节心理创伤,稳定社会情绪,是一项新的社会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疫情持续状态下公众心理健康,组织适宜性干预

  入冬以来,各地区零星疫情多有发生,风险等级不高,也有及时的应急处置。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疫情突发地区公众的心理冲击必然存在。需要思考疫情持续状态下公众心理健康管理的分级体系,尤其是暴露在各个疫情突发地区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通过系统的疫情发生地区不同人群心理状况了解,伴随时间推移的心理变化特征,探索制定适宜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二、完善疫情持续防控时期“脆弱群体”的心理疏导

  目前,国内相对有效的疫情防控与其他国家几乎是失控的疫情暴发,甚至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传染率上升等信息,对公众身心健康形成了长期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人员的心理焦虑,乃至恐慌情绪挥之不去。在本市抗疫环境相对向好的大趋势下,仍需要重视特定人群的心理创伤的康复问题。如以下几类人群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和心理健康支持。

  首先是曾经疫情中失去亲人的家庭,甚至失去多位亲属的幸存者,及长期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治安干警,以及身在疫区的专业工作者或社会志愿者等,他们有着长期、直接、近程的心理反复冲击经历,最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者给予持续关注与长期支持。

  其次是疫情持续阶段因为患病,或父母参与医护、安保工作而与亲人长期分开的少年儿童,也是容易发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防线比较脆弱的人群。相关学校和社区也要这一群体给予相应的心理保健或心理抚慰类支持,如建立此类少儿群体的心理档案,根据本地区或学生周边的疫情持续变化,及时追踪、记录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边对心理危机风险保持监控并及时给予调适引导。

  第三类是因为疫情防控而导致失业,或暂时不能就业等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而身处异化环境的人群,也是心理失衡防治的主要对象之一。具体对策首先是协助地方政府或社区管理人员,优化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环境,如提供临时、短期的就业岗位,同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卫生服务,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预期,帮助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防线。

  最后是对于原先就存在的社会弱势人群,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残障人群等,除了已有的社会保障之外,也需要依据疫情持续的背景,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抚慰专项服务。

  三、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多级心理服务响应体系建设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多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是在社区工作者中普及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让一线人员学会就近获取公众的心理波动信息,帮助专业机构了解大众心理趋势;二是在发现特定人群或个人出现轻度或中度心理偏差时,即时安排专业人员轻度介入,以常规人际交流方式,提供潜移默化的心理抚慰服务;三是发现若有严重心理疾患的个人,就要及时转向专业机构,寻求良好的心理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