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风采 > 稿件

委员:维护大型保障房基地治安

2012-01-11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涉及上海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与重点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列入市重大工程。目前工程建设程序不断优化,安全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大型居住社区外围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市政道路、供排水、公共交通、燃气、电力、通讯等配套项目建设正在协调推进。

  据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情况专题汇报材料》称:“市相关部门将严格按照配套项目开工、竣工、接管、开办等节点目标,承担各自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同步实施好社区管理用房、教育设施、街坊级商业、菜场、公交站点、卫生站、市政道班房等一系列项目。”对于满足入住居民的开门“七件事”及居民关系交通、就医等日常需求的考虑可谓周全。

  但是,大型保障房基地居民入住后的治安管理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大型保障房基地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房屋竣工和入住有先有后,在入住初期,周边商业等配套尚未完全跟上,会呈现地广人稀的局面。如果治安管理配套未及时完善,留下某些真空地带,将会使不法分子有机可趁,而入住居民缺乏安全感。待完全入住以后,又呈人口相对集中、且为单一同质人口集聚的状况,社区管理将承受很大压力,社会稳定也将面临很大风险。

  维护大型保障房基地治安,事关入住群众安危,事关区域社会稳定,只有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有效地抓好治安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为此民进市委副秘书长黄山明建议:

  一、将治安工作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项目之中

  一是同步规划治安配套项目。将治安与教育设施、街坊级商业、菜场、公交站点、卫生站等项目同步规划配套。吸收借鉴其它区域治安工作的有效做法,如建立“责任区警种联动,警民沟通,警社合作,社区警务科学考核”的四大机制等成功经验。

  二是配好配足各类警力。大型保障房基地的治安民警、社区民警和巡警队伍要尽快组建,并从实际出发,规划布局民警责任区,增设社区警务工作站。民警真正“沉”到社区,能够拉近警民关系,有利于构建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文明生活环境。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分子,给群众带来安全感。

  三是增设现代化安保设施。人防不足技防补,健全和完善以110为中枢的快速反应机制,配备电视监控平台、探头、报警、电子巡更等设施,实现对保障房基地的治安监控全方位覆盖,并配齐警务工作站的装备。

  四是探索警务巡控新模式。在落实“网格化”街面巡逻机制的基础上,为弥补警力不足,实行公安、治安、保安“三安”联动,统筹安排调配治安力量,在巡逻区域、时间上实现有效对接,确保24小时不间断,最大程度达到无缝隙覆盖。做到物防牢固有效,技防先进可靠,人防切实到位。

  五是着力防控多发性案件。尤其是入住初期,要从解决居民普遍关心的治安问题入手,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重点,严厉打击对群众安全感威胁较大的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增强治安控制能力,确保治安基本稳定。

  二、将保障房基地纳入区域的治安管理防范体系中

  一是尽早研究保障房基地管理机制。特别是领导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成本分摊机制和社区干部培养与储备等,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定期分析通报保障房基地的治安形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治安综治工作。

  二是夯实治安管理工作基础。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做好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情报信息等基础性工作,避免信息不灵、情况不明,问题发现不了、矛盾化解不掉的情况发生。

  三是营造浓郁的综治工作氛围。依托社区文明学校、社区学院等,开展社会公德、防范知识、案例分析、法制讲座等为内容的教育;通过设立法制报阅报栏、宣传栏和综治公益广告牌等,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态势,提高保障房基地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法律观念。

  四是积极开展创安活动。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无毒小区”等活动,以局部的小治安推动社会大治安,逐步形成比较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

  五是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增强保障房基地居民参与治安综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六是加大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户的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