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提案议案 > 稿件

民进上海市委2012年提案摘要

2012-01-06

  一、关于优化本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议

  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正处于重大战略突破的关键时期。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师资队伍优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采取切实措施,有效突破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的发展瓶颈:1、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要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建议各区县修订廉租房政策,把中小学青年教师纳入覆盖范围,有条件的区县考虑建设教师公寓。2、改变基础教育男性教师比例偏低的趋势。一是师范院校招生阶段就要有男生最低录取数量标准;二是确定中小学校的教师性别比例。3、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均衡化。逐步推行区县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机制,让部分中心城区学校里30-40岁年龄段的教师分流。4、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重心应转向师资建设。划拨专门经费,与高校合作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定向培养项目,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与相关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等合作,设计和开展教师能力提升的系统培训课题。

  二、关于进一步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若干建议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由38万人快速上升至2010年的47万,3年内上升了9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出生数的42.8%。同时,常住人口出生高峰正在到来,上海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正面现实,加强履行政府职能,综合配套各项政策,共同推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1、改变原来按照户籍进行教育规划的思路,以常住人口或者实有人口为基数来统筹规划教育资源的配置。2、要从提升全市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的高度上完善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制度。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外来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探索城镇居民身份向市民转化,尝试让上海周边中小城市的户籍逐步放开。4、对上海市各区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资源实行全市统筹。5、加大对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教育质量。6、提高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教师的待遇。

  三、关于推动本市传统出版业转型发展的若干建议

  数字出版是当前新闻出版行业的战略重点。然而,许多出版社并没有鲜明的理念和清晰的布局,始终被技术厂商等外部力量裹挟前进,正在“被数字化”,具体表现在“被理念”、“被网站”、“被集成”、“被技术”、“被利润”。对此,建议:1.加快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借鉴“苹果模式”,即由体验式――有偿下载的利益分配模式,使传统出版企业与技术开发商、内容集成商、渠道提供商、平台运营商和终端生产商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信任,各得其所,有利于各自有序的发展。2.建立健全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知识产权、内容监管、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制度还需加强。3、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4、加大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新闻出版科技研发原创内容、高新产品的支持力度。5、鼓励传统出版实施跨界发展,跨产业合作。

  四、关于上海轨道交通法制化建设的建议

  上海已出台的大量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基本涵盖了上海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法律规定本身存在问题,较突出的是《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缺乏法的应有效力,不少内容属于轨道交通行为的文明化要求,法律规定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实际运作存在较大的错位,轨道交通管理主体的行政权威不够,建议:1、将《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改为《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文明守则》。把分散在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乘客行为规范加以系统化。增加轨道交通乘客文明行为的类型。2、完善和修改上海轨道交通法规,提升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机关的行政层次。成立隶属于市交通局的轨道运输管理处和轨道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明确市轨道交通局及其轨道运输管理处的权限和职责。区分轨道交通的行政管理和运营公司的业务管理。加大轨道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运营单位运营活动的监管。

  五、关于培育发展本市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三点建议

  中国社会组织作用还相当微弱,公益性社会组织更欠发达,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在现阶段,党委和政府一方面要鼓励社会组织探索实践,增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建设的能力,建议:1、争取在法规建设上领先,确立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启动《上海社会组织管理条例》研制工作。以宪法为依据,从保障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包括《指导意见》中蕴涵着的许多建设性的想法,尽可能完整地规定社会组织的法人制度,为行政管理提供比较全面的依据。2、转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制定实施“上海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接受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的计划”,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主管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部接受社会组织的申请。3、把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与实施人才战略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帮助他们改善实际处境的指导性意见,保证他们的工作得到公正公平的回报,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同时,研究一下公益性社会组织优秀人才参加党政机关人才交流和干部选聘、机关干部参加公益性社会组织活动等的办法,大力促进人才流动,更好地培养干部。

  六、关于增强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动力的建议

  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议:1、加大市场竞争压力,增强创新的外部激励。持续推动私营部门发展,加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融合发展;在能源和自然资源定价、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反垄断等领域推进改革。2、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强化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考核评聘制度,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建立自主创新的硬考核机制。3、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灵活运用创新政策,积极优化创新环境,一是更好地运用供给和需求方的创新激励政策。二是加强创新中介服务,优化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尤其是风险投资环境。三是加强企业及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创新文化工程”等活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宣传创新文化。

  七、关于完善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政府提供方式的几点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在今后十年内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改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政府提供方式建议:1、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制度体系。2、建立多方责任关系,通过合同契约规范公共教育服务行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契约合同需要更为详细,便于政府监督和管理。3、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购买法定流程。4、建立评估监督体系,保障公共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评估签约机构或组织,可聘请独立机构评估签约机构的表现,确保签约机构具有执行服务契约的能力;对教育服务提供者确定适当的绩效指标以及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信誉好的机构或组织签订服务购买长期合同,给予相当程度的自主办学权力。

  八、关于加强上海水环境治理的若干建议

  上海地处中国江河湖下游,面对上游来水恶化和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日趋严峻,市政府实施了水环境治理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提高水源安全,但河道历年遭到破坏,影响河道黑臭的主要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治理水环境,建议:1、水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要有综合规划和长期治理的前瞻性战略。2、稳定水质,探索上海特色的生态治理。应坚持以生态恢复为核心,探索适应上海本地特色的生态治理和建设方案,促进生态脆弱河道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3、尽快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工调水方案,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建议借鉴无锡常年人工调水经验,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4、加强前期调研,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高方案可操作性。5、增加中小河道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控制水质反复。6、深化“民生水利”内涵,形成河道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九、关于完善上海养老财政扶持政策的若干建议

  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达22.5%。人口老龄化位列全国之最,率先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财政扶持“9073”投入结构失衡,强化机构建设,硬件设施投入比重大,市区投入比重大,养老和医疗投入各自为政,缺乏财力统筹和资源有效配置。改变目前财政投入政策,建议:1、调整财政扶持战略重点,实现公共投入的三大转变。从侧重机构养老向社区养老转变;从侧重硬件投入向软件健全转变;从养老硬指标向注重养老文化建设转变。2、财政扶持深化9073格局,注重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养老投入从外延扩张型,转变为比例维持兼内涵建设。居家养老扩张建设与深化服务并举。3、财政补贴要推进互助养老模式创新,为社区和家庭养老创造良好的条件。4、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养老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效率水平,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改善供需不平衡和部分设施利用率不足局面。

  十、关于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的几点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但据调查显示,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以及人才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发展、服务质量的改善,难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能。对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两家二级医院、两家职工医院和四家一级医院的249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诉求,以及对新医保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提出建议如下:1.根据常住人口进行医保总量分配调控。2.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福利待遇、放宽中级职称额度。放宽至30%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3.适当延长全科医生的退休年龄,缓解目前全科医生急缺现状。4、建立二、三级医疗机构高级医务人员向基层柔性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