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建议

2021-01-22

  当前,上海市职业教育行业正面临全球产业链调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普遍应用等全新环境,职业教育活动出现了教育层次整体提升的发展需求。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校长访谈、学者与专家集体研讨等方式,系统梳理本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发展进程,对照世界发达国家、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纵横结合的比较分析,以探索本市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现状分析

  (一)本市职业教育结构更新滞后

  专业文献研究表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己经从 “为了工作的教育”转变成“通过工作的教育”“关于工作的教育”和“为了工作的教育”等新范式,关注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个体发展与终身教育结合,有效服务了当代社会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既有适应上岗需求的职业技能准备,也有继续升学获得高等教育的准备。为此既有通过虚拟现实情境掌握特定技能的教育,也有整合高中文化内容提高学术能力的教育。

  上海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转化,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上发展的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前沿应用,对操作、技术人员的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带来全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地中高职贯通,或五年制高职的毕业生。本市职业教育发展多年来变革有限,现有教育体制与结构需要及时调整。

  (二)本市职业教育师资能力有待提升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高学历教师占比在50%以上的学校占27.3%,占比在30%以下的学校占45.5%,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资水平的局限。当代职业教育师资现有的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包括信息化技术掌握等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发展制约。

  教师群体自身也认为在专业理论与教学,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技术研发,面向社会服务,寻求合作资源开发合作等领域,都有全面整体提升的需求。因此,发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教育的需要破除两者之间的行政管理区隔,让现有教育管理政策服务于当代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事关国际大都市产业化转型的大局,服务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需要从长远角度,更高视野进行科学设计。

  (一)探索管理机制科学化路径

  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活动均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范畴之外,有着服务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明确目标。是否可以跨越传统机制,探索独立的职业教育管理系统建设。将一般技能培训,中级技术教育和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统一纳入层次化的教育结构。现有职业教育中高级学校按照专业、技能等有大致的分工与衔接。

  由此,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选择进入职业教育系统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关的专业入学,并根据学业进程,不断分流,随时进入社会不同层级的专业岗位。逐步改变平时招工难,毕业季就业难的惯性螺旋。同时也为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机构储备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后备人力资源。

  (二)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

  借鉴欧洲发达工业国家的职业教育路径,创办高中程度的新兴技能教育,如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应用,包括网络、新型艺术等基础教育。同时取消职业高中升学限制,允许职业高中毕业生自主选择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校。

  (三)探索建设五年一贯制高职学院

  服务工业4.0时代带来的高水平技能工作者需求,本市应该尽快建立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加速培养高技能操作人员。建议从多个途径入手。一是遴选具有传统办学优势、专业特色显著、具有较好基础师资力量的中职学校,率先探索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建设。二是同属一个系统及主管部门的职业学校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以集约化方式向高职院校方向提升。三是与现有高职院校和开放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建设高职院校,或从高职专业班开始,逐渐扩大规模,最后独立建校。

  (四)与本市大型产业集团合作组织社会培训机构。

  对于基本不具备提升基础的中职院校,建议调整思路,向本市大型工商产业集团寻求合作,转化为普通职业培训机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个层面不同技能的劳动者,任何一个层面都有着各自的技能要求,这个培训市场非常广大,同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