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本市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2020-01-10

  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历代留存的文物种类繁多,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工作量巨大。尤其是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近百年的文物也开始进入大规模保护修复的范畴。相形之下,目前文物修复领域发展有限,专业工作者明显不足,无法胜任浩瀚的修复任务。

  一、当前上海文物修复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

  1.文物修复专业人员稀缺。截止2018年底,上海登记备案的博物馆131家,藏品200余万件,等待修复的文物包括青铜、陶瓷、漆木器皿,珍贵古籍图书,历代名人书画作品等,数量众多到无法精确计数。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文明的增速发展,众多胶卷、照片,以及近代书刊报纸等,也开始进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议程。但目前上海地区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机构仅有四家,而真正具备文物修复技术专业队伍的单位仅有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专业员工分别为15名和10名,专业修复行业的人员匮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2.文物修复专业人员匮乏的体制性因素。长期以来,文博系统的现有管理机制不利于专业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例中,主要关注员工的学术性成果,而对专业技能的评定则相对轻视,缺少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结果是从事文物修复的青年员工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失去了钻研业务的主动性。随着资深员工逐年退休,专业技能出现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专业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

  3.文物修复专业队伍建设与规划整体滞后,不能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要求。文物修复原本是一门以师承方式为主的专业活动,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传承方式的也需要更新发展。本市自新世纪起,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等高校陆续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但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等尚待加强,一是对专业技艺的传统师承方式,如何转化为现代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教学成效缺乏关注与评估;二是专业教学的前瞻性不足,随着大量新型文物载体和修复技术的面世,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理化科学知识基础,但高校在招生要求中还是简单归类于文科范畴,入校学生的知识基础无法适应现代科技环境中的修复工艺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形成。

  二、尽快规划落实文物修复专业队伍的建设

  1.建立健全文物修复专业科研机构,系统提升文物修复专业研究水平。在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若干高校院系组建或联合组建文物修复专业科研机构,整体规划本市文物修复专业科研活动。科研机构的任务一是整理传承文物修复传统工艺,将专业工艺技术和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规模化产业化的社会环境;二是吸收与消化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服务当代文物修复的工艺和方法的更新发展。

  2.重视文物修复专业队伍的系统建设。对于现有体制内的专业工作者应根据实际工作能力,授予高级技师或工艺师的专业职称,制定与教学科研人员区分的独立评价体系,在基本薪酬等方面与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在独立评价体系中,要突出文物修复工作人员的实际贡献的比重,按照他们的优秀修复成果评定职称。对于年轻的从业人员也要重点关注个体修复技艺的水平的提高,按照技艺能力给予职称和薪酬,纠正“一篇论文定终身”的偏颇。

  3.建立全市文物修复工作的数字化信息交流平台,提升专业管理能力。在有资质的文物修复机构之外,社会上还有相当数量具有专业技艺的人才,星散在不同行业,从事着市场化的文物修复服务,尽管专业技能与水平参差不齐,但大部分是有着专业兴趣的文物修复爱好者,若能将这一群体的能量有效地聚集起来,也能缓解当下文物修复工作量浩瀚的困窘。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型文物收藏机构,可以尝试将若干等级较低的文物,通过信息平台组织业务外包,一是可以缓解普通文物的急需修复的现状,二是可以从中发现有发展提升潜力的专业修复人才。文物修复专业具有特殊性,从业者的自身兴趣和特殊技能只有通过专业修复过程和实践成果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未来的修复大师更大的可能会出现在民间,数字化信息交流平台可能获得众多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