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会发言 
 
关于增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建议(书面发言)
2015-2-3 17:27:57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高度概括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也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区县教育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校园文化、学校校训等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研讨、座谈交流、网上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发广大师生深入探讨和思考,引导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奉献教书育人事业的自觉意识和具体行动,在本市教育系统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培树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在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必要而且重要。本课题选取浦东、闵行、闸北三区的部分中小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座谈调研。其中调研的一个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实施情况。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取得不少经验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存在误区。首先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上,割裂了与学校传统工作的必然的和有机的联系,另起炉灶,重新开展,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学生道德教育的传统继承、持续推进和工作创新。其次是墨守过去工作的固有观念和主要做法来看待和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律归属到学校德育工作名下,和教学、管理等工作没必然关系,带来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自然、有机、深入、有效地“渗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去。

  二是内容上缺乏整合与消化。调研发现,部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不够了解。仅有3.2%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有2.7%的学生表示“一点都不清楚”;仅有6.3%的教师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正确说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没做好学校传统德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有效整合和消化,从而造成不少学校机械落实、硬性推动上级精神、文件要求等现象发生。比如,在对学校设置传统文化课程上,我们的问题是“在贵校的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中,是否有传统文化的内容”,结果显示,小学教师选择“有”的比例为73.17%,高于初中教师的60.10%和高中教师的53.61%的选择比例,有随着学段上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减弱的倾向。

  三是推进形式上总体较单一。尽管在教育部颁发的文件中,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统一目标、相同内容、共同要求,但每一个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却存在较强的差异性,尤其在每一个学校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都有自身独特乃至特色的做法。实际推进工作,就如同传统德育工作在执行落实中那样,教育内容抽象而空洞,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育方法单一而强势,很少顾及学生感受,这种常常以概念灌输,理论说教,强记背诵的方式,必然导致核心价值观枯燥乏味、“面目可憎”,学生往往不知所云、对其“敬而远之”。比如,调研中,课题组让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组合进行重要性选择,结果显示:“节日、民俗、武术、曲艺”组合的选择超过40%,“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选择为25%,选择“书法、音乐、棋类”的约为20%,选择“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的略低于15%。总体来说,中小学教师相对比较认同首选通过节日、民俗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手段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上还是相对单一一些。

  三、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改变德育现状,提升德育实效,创新德育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具体建议如下:

  其一,全面系统理解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新德育发展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而是与之前的荣辱观教育、传统的德育等一脉相承,是在继承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24字内容,在学校的培育和践行中,是层次有差异、内容有递进的整体,不应单独割裂开来理解。此外,学校德育工作,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用“大德育”的概念推进。

  其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学校实际,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和督导。鉴于中小学校社会功能定位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层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统筹设计。首先是做好学段间区分。区别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因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不同、认识接受能力有别,就需要在构建各自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选择更适合各自学段学生特点的教育内容,有重点地开展。其次要做好学校间区分。由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校情学情等因素的不同,校与校之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尽管同一学段不同的学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其侧重选择的内容也应体现出相应的差异性来。比如,上海郊区和远郊区的学校,可以结合乡土与民俗事情,开展热爱乡土等主题的德育;再如,随迁子女学校,多开展一些融入式德育;高端的国际学校等,可以开展中外文化融合的德育等。再次,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一批由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组成的团队,研究和开发多种适合不同学段的核心价值观教材和读物等,作为全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教材、读物。

  其三,中小学校在课程设计、学校校园文化等方面切实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我们认为,首先,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可以从“传统道德伦理”“民间民俗文化”“民族历史传承”这样三个角度,结合学校课程教学和教育活动的特点来构建短课程,以期让学生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信仰什么?”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可以从《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传统经典文本中选取精华内容。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可以采取诵读、故事、讲述、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在修身、做人、做事、爱国等道德伦理方面的积极内容,认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其次,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先进文化内容,来表达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来设计校歌、校徽、校标、吉祥物等,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大环境的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再次,要在教师培训中,从内容、形式、实践、评价等方面,加大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力度。比如,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其四,构建“三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讯通、召开家长会或上门家访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同时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与学校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实行家校结合,共同教育。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努力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学校社区共建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版权所有,东方网制作。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